【估價】單位RMB
80,000-120,000RMB
林清玄的散文《白雪少年》里寫到他在其母親的紅木書柜里,找到自己小學時代的一本字典,有被粗心撕掉的頁張,還有夾在里面的糖紙,字典和其中的糖紙,喚醒了他整個純白美好的童年記憶。清人張潮《幽夢影》說:因雪想高士,因花想美人;因酒想俠客,因月想好友;因山水想得意詩文。那么林清玄當時大抵是因為這件紅木書柜想到了那本小學字典,因為小學字典與夾在其中的糖紙想起了純真美好的童年時代。林清玄的母親將字典放入紅木書柜的時候,或許都不曾預料到若干年后的林清玄和字典糖紙邂逅的甜美童年,而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后,林清玄卻也真真實實的遇見了三年級的自己。紅木書柜存書藏籍,也是故人情感往事的寄托所在。此套清代流傳下來的書柜,更是蘊含了多少文人的故往舊事,難能可貴。 書柜,亦作“書匱”,放置書籍的柜子,為書房必用之物。書柜最早的雛形是書架,書架豐衣體態就漸漸演變成了書柜的形狀,最早由詩詞記載書柜的出現大約在唐朝時期。書柜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對學識向往的濃縮,是一種文化的現象。其風格之雅俗高下,直接反映出文人自身之情趣修養,故此歷來皆被奉為書房之重器。 此對書柜用料奢華,擇紅木大料制成,色澤亮麗,紋理自然。通體光素,簡潔明了,盡顯紅木自然之美,維持方方正正的大氣。樣式分為上下兩個部分,上部為長格形式,下部為柜櫥。其上置常用之書籍,其下放經存之史典,體現古人的智慧,分工合理。上部分為三層等大長格,三面圍板,簡潔大氣,甚是堅實規整。下部有雙抽屜,面板各有一白銅素凈拉手,淡雅娟秀,感性十足。屜下設閉合柜,硬擠柜門整潔無工,嚴謹穩實,頗具理性之美。柜上所配面頁、吊環、合頁等銅活兒大多光素,鮮有紋飾,極為簡練雅致。直腿方足間榫接平直無紋牙條,與上部遙相呼應。書柜質地厚重,線條明朗,書香意氣甚濃。 此品結構收放自如,造型通透與隔絕相生,虛實相濟。雖非極工盡巧之物,然其莊重雅怡之品格,足以令普通工匠可望而不可及。加之選材精良,器型宏大,成對而出,似合實分,設計更見巧妙。品相亦屬上佳,殊為難得,當為清代家具中難得一見之妙品。 |